关键字: 热门关键词:系统 系统排列 心灵成长 心理咨询 心理学 团体辅导 家族排列
  当前位置:首页 >> 企业内训
  最新课程
  沙龙暂停通知:
  《家庭教育的核心——怎样培养好子…
  《家庭教育的核心——怎样培养好子…
  《家庭教育的核心——怎样培养好子…
  《家庭教育的核心——怎样培养好子…
  《家庭教育的核心——怎样培养好子…
  推荐阅读
  心桥迎新年茶话会主题沙龙小记
  爸爸生病的原因
  如何成为一个温柔智慧的女人
  如何不厌学?
  吟唱舞动迎中秋——心桥沙龙小记
  为什么我不想谈恋爱?
  中和思维
  如何守住初心?
  中和思维德智不二教育之(十):如何引…
  经营健康之(四):如何提升免疫力?
  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可持续能量账户?
  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之(二十一):如何理…
  中和思维德智不二教育之(九):如何减…
  家庭排列
  去伪存真
  家族系统排列常用心灵对话关键语句
  家庭系统排列的基本概念
  激流暗涌:浅谈系统排列的风险(最新…
  家族系统排列在墨西哥和中美洲
  大乘佛教与系统排列臆谈(系列原创专…
  个案分析
  力量和爱一起回来了
  爱,越位了
  爱在传递
  妈妈:靠近您,温暖我
  凭着爱
  春天里,奏响爱的旋律
探索世俗观念之一:没有功劳也有苦劳。

中和思维书院交流探讨0107】:

探索世俗观念之一:

没有功劳也有苦劳。

讨论的共识:

主持人:

各位老师、各位朋友,大家晚上好!我是中和思维书院周二读书会主持人廖晓芳,通过向大家的学习,调整自己的思路。周二话题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,围绕运用中和思维经营健康、家庭、事业等方面践行收获的分享,不能发与此不相干乃至敏感的言论,违规者自行承担责任。

今天2021720日)我们讨论的主题是:探索世俗观念之一:没有功劳也有苦劳。在职场中有一句很经典的话:我在公司这么多年,鞍前马后,没有功劳也有苦劳。您赞同这句话吗?什么是功劳?什么是苦劳?工作中、生活中您有用过这句话或是听到别人说这样的话吗?您是如何应对的呢?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分享您的见解,让大家共同受益。

导言:

功劳和苦劳的分水岭在于有效性的多少。任何人的劳动不存在绝对的有效或无效,探索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个话题,重在它为什么会成为世俗观念之一,其文化背景是什么?

嘉宾L

华为总裁任正非一贯主张有效劳动和创造性的工作,曾经有人说了一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话,立即遭到任正非一通猛批:今后不准再说这种屁话,什么叫苦劳?苦劳就是无效劳动。无效劳动就是浪费,我没有让你赔钱就不错了,还胡说什么苦劳?工作中,无论在什么职场,最终看的都只有功劳,是您能给单位、公司创造什么价值,而不是看您付出了多少时间和精力,而是看最终您的付出所带来的效果是否为公司带来利益。

点评:

现代企业强调的是效率,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种话,是违背企业的生存法则的,起了动摇军心的作用。

嘉宾u

对于这个话题,我有点感触,时间以来,我感觉我在家里一直是任劳任怨,有一次我回家较晚,到家后,家人都吃完饭了。只给我留了很少一点菜(而且是他们的吃剩下的),当时,我就起了情绪,我没有功劳也该有苦劳呀,心里感觉非常憋屈。

点评:

传统家庭强调的是一团和气,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种话,是人之常情,希望得到同情,符合伦理,吃大锅饭体现了文化传承的民风。

嘉宾L

U老师是感觉自己没有得到家人的认可和重视,心里很委屈。我在最开始做项目的时候,因为什么都不会,费精费神做了很多事,最后发现其中有很多是无用功,这时候如果有人有一点责备的意思,情绪肯定会立刻被点燃:我辛辛苦苦做了这么多,您怎么还埋怨我呢?
嘉宾x1

以个人的经历来讲,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是一种压抑状态,是自己做了希望让别人看见和得到别人的认可,是一种被动的做,是耗能的,内心是希望得到回报的起心动念,完全是没有生命力的一种干法。打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世俗观念,认清自己的位,分清边界,做好自己该做的,再以积德的思路运作,以别人的需求出发,看好时机做到点上,既不耗自己又能真正帮助到他人。

点评:

跳出现代和传统的两端,从人生和命运的角度,这才是最佳的运作思路。

嘉宾L

X1老师说得对,苦劳是没有生命力的干耗,很难产生有用的价值。不管是苦劳还是辛劳一生,都是自己的,跟别人无关,要想苦劳得到回报,一定是对别人有用才行。即使有苦劳,但无论任何时候,功劳都是最终的衡量标准。没有结果的忙碌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。就好比,我们的学生在面对各种考试时,不论准备了多久,中间付出了多少,最终的结果是直接的,考核的标准就是成绩,而不是为成绩付出的努力,这是同一个道理。有些人之所以拿苦劳说话,不过是在掩饰自己的错误和失败,为自己找借口。
嘉宾x1

在工作与家庭中如果我们以苦劳为标准的话,大家会拖延,做很多无效工作,无法产生价值或价值不高;以最终的效果为导向,能激发积极性。去年之前我们都是按传统的时间上下班,有些伙伴做事无计划,在闲的几个月中,有些可以提前做的事也要东一下西一下拖到下班之前,甚至有时还加班,感觉每天都很忙,家中孩子经常打电话盼着妈妈下班。意识到问题后尝试改变机制:再次疏理和明确每个人的工作职责;每天把自己工作做完,五点钟后可以提前下班;提倡提高效率,反对加班。机制显现出一定的效果,效果一效率明显提高,效果二对自己的职责更明确,能不需要提醒自主完成本职工作。
嘉宾m

个人体会,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是一种浆糊逻辑,是中国家族文化传承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吃大锅饭的思维方式,正是因为功劳苦劳划分不清楚,造成有能力的人得不到有效地激励,影响其积极性,进而导致团体效率低下,影响团体的生命活力。比如,上个世纪的人民公社,干得多干得少一个样,最后大家出工不出力,混日子,导致生产力极其低下,很多人挨饿受穷。

点评:

洞见深刻!

嘉宾L

M老师说得对,在职场中以苦劳居功的,就是想吃大锅饭,混日子而已,当然难以产生价值。在改变机制之前,大家只顾把时间混够,目标导向,难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。改变机制后变成了精力导向,找准大家的真心需求,大家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,效率也就提高了,而且还有多余的精力去处理家里的事情。
嘉宾w

没有功劳也有苦劳,这种思路在生活中比较常见。这种思路有误区,一是让人滋生妄念,混也能有糖吃;二是论资排辈的人喜欢这种思路,三是埋头苦干不顾做事效果的人,做事高投入低产出,这些都是熵增的模式。如果用同情心来看,往往对第三种模式还有人点赞,但这种点赞助长不计成本的苦劳。
嘉宾L

没有功劳,哪来的苦劳呢?您说自己很努力,但光有努力是没有用的。工作中,努力是基础,是必须的。用功劳来证明你的价值,把苦劳放在心里,有句话说得好:职场不相信眼泪

嘉宾x1

苦劳是想证明给人看到,功劳不用说不用表现,效果自会说话。

嘉宾L

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面对同样的话题。比如父母为在外辛苦工作了一天的子女准备了丰盛的晚餐,可子女却各种挑剔饭菜的不合口,父母这种时候肯定委屈极了,自己辛辛苦苦的做了一大桌子的菜,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呀,怎么还不领情呢?情绪起了,也就耗能了。
嘉宾b

各位老师好,我感受到的苦劳一方面是肯定付出,但是现实是不是付出就有回报。现实更需要的是能够产生价值,能够在别人需要的时候,帮助到别人。

嘉宾x2

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也是做了事情又得不到他人认同后,自我安慰自嘲又有些抱怨的无奈。如果从源头疏理,为什么得不到认同,有可能是做的事情是自己的意愿,不是他人的需求,但是事情又做了,只能用苦劳来作为精神上的安慰。

嘉宾w

八卦配德,积德要存对地方,助人的有效性就比较重要,苦劳没有认同,做的多耗的多,还易起情绪。

嘉宾x2

我以前在孩子身上就经常会做这样的无用功,什么都帮着考虑了,可是对方不领情,自己就很委屈,没有功劳也有苦劳,其实是有交换条件的。现在不再有什么功劳和苦劳,如果对方需要自己也有时间精力,就帮助做点,也是在为自己积累好印象。

嘉宾m

没有功劳也有功劳是一种社会观念,它在一定程度上会束缚我们的思想,所以我们可以跳出这个观念来看待事物。个人体会,苦劳是功劳的基础,功劳是苦劳的成效,如果没有辛勤的付出就不可能得到功劳的回报,如果没有功劳的回报就不会有付出的动力。作为决策者,一定要划清功劳与苦劳的边界,用效果说话,建立有效地奖惩机制,使真正付出的人有所得。作为劳动者,要运用好心态1.11原则,即建立正向思维,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,不被眼前的得失利害所萌蔽,通过做事锻炼自己的能力,让自己得到成长。当然,我们在做事的过程中,要区分做正确的事正确的做事

嘉宾x2

M老师说的对,学习中和思维,就要破除这功劳苦劳的世俗观念,以心态1.1随时随缘积德。

嘉宾L

打破这个思路,我的体会,分内的工作应该干,不存在功劳和苦劳,挣了工资的。不关注功劳和苦劳走出目标导向,慢慢就能够善巧方便随缘积德,《道德经》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長而不宰。是我在功劳思路上需要突破的地方。生活遇到这种人怎么办,家里的有缘人通过通心慢慢交流,减少耗能的引导让家庭成员受益。

嘉宾m

我原来就容易陷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个观念里,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,所以很容易患得患失,自己很累也很耗能。当我不被这个观念所束缚,通过正确的做事,反而能得到他人的认可。

嘉宾L

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人,其动机是:我付出这么多了,你怎么可以这样对我。这样的话背后逻辑关系是:因为付出,所以必须得有回报。

嘉宾z1

当有人没有把事情做好时,常会听到:哎呀,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嘛!以此来推卸责任。苦劳相当于耗时耗力做的无用功,多付出没有付出到点子上,没有产生效果,耗能而不是聚能。

嘉宾L

Z1老师说得对,不能把付出和回报等同起来,功劳要的是结果,苦劳往往形成一种负资产。

嘉宾z1

今天晚上我们开家庭民主生活会,专门交流和制定边界。先生喜欢多付出,比如孩子写作业会去给孩子弄风扇,先生也会认为自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。这里的苦劳还在于无明,反而增加孩子的舒适区和依赖

嘉宾L

是的,如果不是孩子的真心需求,孩子可能不接纳,这个时候先生就很容易起情绪的。如果孩子习惯了先生的付出,又变成了应该。

嘉宾z1

所以一定要明。不然做不到点子上,还会自以为是。

嘉宾j

今天的这个话题,让我想起了一个现象,很多有苦劳的人,一辈子就躺在苦劳上下不来了,认为自己没有功劳,也有苦劳,年轻的时候付出的苦劳,到年老的时候都应该把这个收回来,就躺在苦劳簿上收

嘉宾L

我们不必纠结做一件事情到底是功劳还是苦劳,用效果说话才是硬道理。

嘉宾z1

就一定要提升境界,看得清楚,心中有数,就无所谓功劳苦劳了,时时刻刻都在为道打工。

嘉宾j

还有一个现象是热情型的人,往往会多付出这个多付出的部分,就成为了苦劳,当一旦没有对方的认同或者回馈的时候,就会心生怨气,觉得天底下的人都对不起他。

嘉宾L

J老师说的这种现象在我们父辈中很普遍的。

嘉宾j

忽然感觉我上次情绪发作也是这样的一个心态,觉得自己付出了苦劳,结果还被老师说,还被同学埋怨,一下子就爆发了。所以还是要弄明白自己为什么而活,为谁而活?为别人而活,为高大上而活,就会委屈。

嘉宾L

J老师,我们很多时候都有这种心态,只是处于无明中而已。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飞将军李广,忠心耿耿,辅佐汉景帝、汉武帝两代帝王,忠诚、勤勉、资历、关系、名气都是杠杠的。但在汉武帝时期,李广却至死未能封侯。说到底,还是李广的战功拿不出手。这恰恰从另一个侧面,说明了汉武帝坚持不以人情、不以苦劳,只唯功劳封赏的基本原则。

点评:

汉武帝唯功劳封赏的基本原则,成就的是汉帝国,对于人民而言,仍然是三座大山之一,与中和思维不相干。

主持人:

在中和思维大家庭中,大家都是自愿付出,很容易陷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传统世俗观念中。然而,中和思维的魂又旨在遵循天道,突破传统文化观念的藩篱,所以作为中和思维的同道,自觉摒弃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封建意识,就成为修性补漏的镜子,只有避免陷入世俗观念的误区,才能有效地改善自己的人生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2021722

来源:中和思维书院      时间:2021-7-23 17:02:25
在线客服系统